一个人在绝境中到底能有多勇敢?亿鑫网
有一次,抗战时期,李宗仁的部队里有个名叫吴名的新兵,他是个非常老实的山东小伙子。刚刚入伍,新兵培训时上级明确强调,抗战物资极其紧张,尤其是枪支和弹药,比人命还珍贵。谁要是丢了枪,立刻按军法处置,直接枪毙!
不过,这个丢枪就枪毙的规矩,大家都知道,主要是用来吓唬人的,目的只是让大家明白,武器得重视,否则可能在战斗中因为找不到枪而陷入困境。然而,吴名却把这个“丢枪必死”的规则当成了铁律,始终铭记在心。无论是在吃饭还是休息,他都坚持将枪抱在怀里,时刻感觉自己安全。即使战友劝他,“等安全了可以把枪放一会儿,休息一下”,吴名也死活不肯,始终与枪形影不离。
展开剩余84%吴名因为这种固执在队伍里出了名,大家都知道他是个非常“轴”的人,做事一丝不苟,连开玩笑也听不出来,做什么事都认真至极。这引起了一些战友的“兴趣”,于是,一位战友决定趁着深夜,悄悄拿走吴名睡觉时怀里的枪,想看看他会有什么反应,然后第二天再还给他。
结果,枪被拿走不久,吴名就突然惊醒,感觉到枪不见了。他赶紧爬起来,四处寻找,结果怎么找都找不到,那时他心里已经开始冒冷汗,心想:如果这件事被发现了,他就完了!他开始脑补自己被拉出去枪毙的画面,心跳加速,汗水涟涟。
然而,吴名并没有就此绝望,反而鼓起了更大的勇气。他决定,即便死了,也不能这么白白死去!他心想着:“我还没为家乡的父老乡亲报仇呢!死之前至少得打几个鬼子,哪怕战死,也是光荣的!”当时,吴名身上没有其他武器,只有三颗手榴弹,而面前的敌人——鬼子——火力强大,防守严密,明显不是他一个人能对付的。
但吴名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决定:去赌一把!他认为,结果无论如何都比什么都不做、被上面处置要好。于是,他悄悄摸向鬼子的阵地。恰好,一些鬼子正在火堆旁取暖,吴名眼前一亮,觉得这是绝佳的机会。
他毫不犹豫地将第一颗手榴弹投进了火堆里。只听一声剧烈的爆炸,火堆周围的鬼子被震飞亿鑫网,十几个鬼子倒地,场面一片混乱。还剩下几个鬼子想逃跑,吴名紧跟其后,又投出了第二颗手榴弹。瞬间,剩余的敌人被炸死。剩下的鬼子被炸得措手不及,吴名趁机冲上前,抢下了他们的步枪、轻机枪,并且还拿走了一整箱子弹。
然而,爆炸的声响引起了周围鬼子的警觉。当吴名背着缴获的武器快速撤退时,鬼子们已经开始开火追击。吴名毫不慌乱,利用地形掩护自己,一边扔手榴弹,一边使用刚刚抢来的武器反击敌人,最终成功摆脱了追兵。
回到队伍后,大家得知吴名凭借三颗手榴弹干掉了23个鬼子,甚至还缴获了三支步枪、一挺轻机枪和一箱子弹,所有人都震惊了。当班长看到吴名手里那把从鬼子手中抢来的三八大盖步枪时,不敢相信地问道:“你是说,你一觉醒来,居然变成了这样?”吴名紧张地回答:“对的。”班长虽然半信半疑,但还是把他那把枪拿了出来,才让吴名明白,原来这只是一场误会,班长故意在逗他。
这个误会反而让吴名的英勇事迹被大家记住。李宗仁得知后,特意派记者对吴名的事迹进行了采访,公开表扬。他的英雄事迹成为了全军的佳话,吴名也因其战功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等多个荣誉。
虽然吴名因为丢枪而“犯错”,但最终却因祸得福。这也让人明白,军人丢枪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,不仅是失去战斗力,还可能导致枪支流入民间,造成更大危害。如果枪没有及时找回来,甚至会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,包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。军法对丢枪的惩罚可以说是十分严厉的。
然而,在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上,像吴名这样孤胆英雄的事迹其实并不罕见,很多不起眼的普通士兵也常常创造出令敌人震惊的成绩。比如,在2015年的朱日和大练兵中,一支炊事班的三名炊事兵,背着重达120斤的饭菜,在戈壁的强风中徒步穿越敌人的封锁线,最终准时将饭菜送到了前线部队。就连在2018年国际军事比赛的“野战厨房”中,中国的炊事兵也全员夺得了各项比赛的冠军。
这些炊事员虽然外表看似普通,但他们的战斗力和韧性常常令人惊叹。他们不仅是军队的后勤保障,还能够在关键时刻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。在战场上,炊事员们也有许多与敌对抗的英雄事迹,甚至在抗美援朝和对越自卫反击战中,炊事员的勇敢表现也屡次改变战局。
这些事迹让人深刻体会到,不论是炊事员还是普通士兵,任何人都不能被低估。在我军,人人都是战斗员,每一位士兵的勇气和奉献精神,都值得敬佩。就像少林寺的扫地僧,往往最不显眼的人,才是最强大的。
发布于:天津市英赫优配下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