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转自:北海日报祥乾资产
巴淡岛属印尼廖内群岛北部岛屿,地处马六甲海峡,与新加坡隔海相望,每小时都有渡轮往返,十分方便。从海口飞新加坡的航班提前降落在樟宜机场,我和儿子提着行李出来时,看到丈夫脚步匆匆走进接机大厅,目光急切地往里扫——他皮肤晒得像块深褐色礁石,鬓角竟添了刺眼的白。我走过去喊他,丈夫惊喜地迎上来拥抱我。我们没在新加坡多作停留,径直赶往巴淡岛的渡轮。
从机场到丹那美拉渡轮码头的路上,新加坡的干净让人惊叹:公交站的玻璃擦得能映出云影,百年老树郁郁葱葱,花坛里的花鲜艳亮眼,空气里满是花香,“花园之国”果然名不虚传。
刚踏上巴淡岛的码头,空气里就飘来三重气息:海水的咸腥、垃圾的腐臭,还有远处香料摊隐约的甜香。这次丈夫把住宿订在市中心(因是旅游签证,需提供住宿凭证才能入境)。车子驶过巴淡岛主街,路边随处可见摊贩支着塑料棚或手推车祥乾资产,卖沙嗲串、炸木薯、炸虾片,油锅里的油烟呛得人咳嗽;车子碾过坑洼路面,溅起混着槟榔汁的污水,排水沟里的污水泛着泡沫,阳光一晒,那股难言的味道更浓了——与仅相隔20公里的新加坡比,简直是天壤之别。
初来巴淡岛,最先冲击感官的是这里的交通:与国内相反的左行规则,总让人在过马路时下意识迟疑;摩托车与汽车共享车道的景象,更添了几分紧张。每当丈夫骑摩托车带我出游,我都攥紧手心叮嘱他慢些。置身车流里,只见摩托车灵活穿梭,汽车谨慎避让,引擎声与鸣笛声交织,构成一幅带着野性的街头图景。
巴淡岛的奇妙不止于此。菜市场里,捆成束的木薯叶静静躺在摊位上,鲜绿得晃眼——在国内,木薯多以块根端上餐桌,叶子弃之;可在巴淡岛,木薯叶是常见蔬菜,当地人或清炒、或搭配椰浆炖煮。木薯叶入口带着微微的涩,回味虽有清甜,我却实在喜欢不起来。
巴淡岛市区不大祥乾资产,与北海差不多。虽城市卫生有待改善,但自然风光很是亮眼:全岛海岸线曲折,遍布海湾和小港口,海滩景致幽美,素有“小巴厘岛”之称。这里不仅拥有无敌海景、能实现“海鲜自由”,还是印尼的免税港口,更是印尼国内仅次于巴厘岛的旅游城市,每逢节假日,不少新加坡人会来此度假、购物、吃海鲜,也因此有了“新加坡后花园”的美称。
巴淡岛的地标建筑彩虹桥,由6座风格迥异的桥梁串联而成,将巴淡岛与伦庞岛、浪岛等多个岛屿相连,犹如一条巨龙横卧海面,总长约50公里。这些桥不只是交通要道,更是标志性景观。其中,1号桥是经典的斜拉桥,远远望去,像只展开翅膀的巨鸟,轻盈地跨在蔚蓝海面,斜拉索在阳光下闪烁着银光。站在桥上极目远眺,蓝天碧海相接,水天一色,远处的小岛星星点点,仿佛是散落在大海中的翡翠。2号桥更适合观景,站在观景台上,微风拂面,四周海景尽收眼底,仿佛置身流动的油画里。夕阳西下时,余晖洒在桥上,整个彩虹桥如梦如幻,让人沉醉其中,流连忘返。
巴淡岛没有大都市的拥挤喧嚣,也少见高楼林立,连风都带着从容,只有印尼风味的淳朴与乡间小镇的恬淡。景点不多,掰着手指就能数清:大伯公庙的香火里藏着华人的乡愁,郑和清真寺的穹顶在阳光下泛着肃穆的白,天恩弥勒佛院的佛像透着温润——三处景致各有千秋,足够填满闲暇时光。
比这些知名景点更常见的,是街角巷陌里的清真寺。它们没有大伯公庙的热闹,也少了佛院的清幽,却以最日常的姿态融入当地人的生活。每天清晨五点,天色还蒙着薄灰,清真寺的大喇叭就会准时响起祈祷声,那独特的韵律不疾不徐地漫过街道、钻进酒店窗户,成了我在巴淡岛最特别的闹钟。起初还会被惊醒,后来听着听着,竟觉得这声音里藏着安稳,像是这座小岛在晨光里轻轻睁开了眼睛。
丈夫工作忙,没法时时陪我和儿子。好在我们娘俩都不怕生,索性抱着“随便逛”的心态,把巴淡岛当成了大型探索乐园。语言不通?手机翻译器就是好帮手。想买街边小贩的沙嗲串,对着翻译器输入“要两串,微辣”,再把屏幕递过去,小贩立刻笑着点头;想找去大伯公庙的路,拦住路过的当地人,翻译器里的印尼语刚一播放,对方就热情地指方向,还会多叮嘱一句“前面路口左转,不远”。原本以为会很麻烦的沟通,在一次次“屏幕对话”里变得顺畅又有趣。
不过,巴淡岛最让我印象深刻的,还是现金消费,在国内习惯了手机支付,出门连钱包都不用带,到了这里才发现,现金成了必需品。每次丈夫从钱包里拿出一沓面额10万印尼盾的钞票递给我时,我都忍不住打趣:“这下成‘千万富翁’了!”要知道,一张10万印尼盾,十张就是100万,几十张握在手里厚厚一沓,视觉上格外“富有”。
可这份“千万富翁”的喜悦,常在买东西时被“打回原形”。一份咖喱饭标价5万印尼盾,换算成人民币不过20来块钱,可递出一张10万的钞票,只拿回一张5万的零钱,连一杯白开水都要2000印尼盾,总让人觉得“钱花得好快”。后来再拿到丈夫给的钞票,看着那“100000”的数字,再也没了最初的兴奋——毕竟,一沓钞票看似不少,却经不住几份咖喱饭、几杯白开水的消耗,所谓的“千万富翁”,不过是汇率带来的“错觉”。
即便如此,我和儿子还是喜欢在巴淡岛街头闲逛。走过挂着彩色招牌的小店,听着听不懂却亲切的印尼语,偶尔用翻译器和当地人聊几句,再小心翼翼地数着现金付款。没有手机支付的便捷,却多了几分慢下来的从容;没有景点打卡的匆忙,却收获了细碎日常里的小惊喜。
在巴淡岛的日子祥乾资产,像加了冰的椰子水,清甜里带着点涩。但这座不大的小岛,用它的节奏、它的声音、它的“现金浪漫”,给了我一段特别的旅程——哪怕当“千万富翁”的日子并不“香”,这份记忆也足够珍贵。
英赫优配下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